首页>潍坊频道>内容详情

【百姓书记王伯祥】“干部干净才有号召力”: 王伯祥以清廉为底色将“不毛之地”改造为“聚宝盆”

2025-04-06 18:56:4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苗露 唐明宇潍坊报道: 325日,潍坊市委宣传部、省驻潍媒体、市融媒体中心近百名党员干部走进潍坊市党史教育馆,在“王伯祥事迹陈列展”前驻足:一页页泛黄的笔记、一张张褪色的照片、一双沾满泥浆的胶鞋,讲述着这位“百姓书记”用双脚丈量荒滩、以清廉底色扛起使命的往事。这场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的学习活动,将王伯祥“身先士卒”“干净干事”的作风凝成一面镜子,照见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担当之责。

干部不带头,群众怎会信?”——45天窝棚里的坚守

198710月,寿北开发战役打响。面对“20万民工如何动员的难题,王伯祥只说了一句话:干部住窝棚,民工自然跟上来!他带着铺盖卷住进漏风的牛棚,与民工同啃咸菜窝头,共饮浑浊的卤水。深秋的寿北,夜间气温逼近零度,民工劝他回县城,他却摆手:我走了,人心就散了。

连续45天,他双脚浸泡在盐碱地的卤水中,溃烂化脓仍坚持巡查工地。卫生员多次劝他治疗,他却用纱布简单包扎后继续奔波。一次巡查途中,他因体力不支栽倒泥潭,被民工扶起时,裤腿渗出的血水已与泥浆混作一团。随行干部含泪记录:王书记的胶鞋里,每天倒出半碗血水。正是这般身先士卒的担当,让20万民工无一人退缩。五年后,寿北荒滩上崛起60万亩棉田、40万亩盐田,曾经的不毛之地成为聚宝盆

当官避事平生耻”——一袋绿豆背后的清廉底色

1988年春节前夕,王伯祥的堂弟拎着一袋绿豆登门:哥,你整天在工地啃窝头,这点绿豆给嫂子熬粥补补身子。王伯祥瞬间沉下脸:我收你一袋豆,明天就有人送一车礼!硬是将绿豆退了回去。类似的故事在寿北会战期间屡见不鲜:妻子按批发价购买冰箱,他坚持补足500元差价;儿子摔断腿住院,他仅在病床前停留十分钟便返回工地。

干部干净才有号召力,这是他常挂嘴边的话。五年县委书记任期,他未为亲属谋一件私利,办公室抽屉里却塞满民工写的求助信。曾有企业想送他辛苦费,他当场拍桌:把钱拿去给民工买胶鞋!这股宁亏自己、不亏百姓的倔劲,让他在寿北工地上喊出向盐碱地要粮田时,应者云集。

功成不必在我”——盐田上的时代答卷

1991年,当王伯祥调离寿光时,寿北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盐化工基地之一。如今,羊口镇盐田如雪、工厂林立,年工业产值突破千亿,2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当年他亲手栽下的柳树,已亭亭如盖;那些与他同住窝棚的老民工,至今仍能清晰复述他沙哑的动员声:咱们今天吃苦,是为子孙后代造饭碗!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