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助老食堂建设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为加快推进潍坊市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就餐服务需求,近年以来,潍坊市民政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广泛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助老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点)建设和运营,目前共建成助老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点)761处,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通过集中就餐、集中配餐等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孤寡、高龄、独居、空巢、失能、经济困难老年人“一餐热饭”难题,同时也为其他老年人和社区居民提供了便捷就餐服务。
高起点谋划,完善支持政策。在政策引领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市县联动、层层带动的工作格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了《潍坊市助老食堂建设指导意见》,为助老食堂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在资金保障方面,通过“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五个一点”方式,建立多元筹资渠道。市级原则上对年内新建的每处平均给予3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各县(市、区)根据区域实际制定建设和运营补助政策。鼓励集体经济相对较好的社区(村),从社区经济组织(村集体)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助老食堂建设。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捐赠资金和物资,专项用于助老食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根据老年人年龄、经济状况等给予一定的餐费补助,由个人自付一小部分,就能享受到助餐服务。
创新建设模式,打造“潍坊样板”。根据社区规模、老年人口结构、数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现状等,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助老食堂建设,不搞“一刀切”。单独建设助老食堂。主要依托现有的服务设施设置助老食堂,有条件的社区(村)可自建自营,也可无偿或低偿提供场地,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建设和运营。设立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因条件受限不能设置厨房的,设立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由附近助老食堂负责配餐。设立餐饮企业老年助餐服务点。鼓励资质健全运营规范的社会餐饮服务企业,划定老年助餐区,通过适老化改造,增设与老年人需求相适应的菜品,以让利的方式就近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优化助餐服务,提升服务品质。优化就餐体验。在助老食堂安装智能就餐设备,支持人脸识别、IC刷卡等身份识别等,通过识别老年人就餐卡或人脸,确认老年人身份信息,给予相应就餐优惠,并进行智能结算。实行差异服务。有条件的县市区针对不同年龄段老人分别给予不同折扣优惠,如,60岁以上9折、70岁以上8折、80岁以上7折,同时还依托志愿者等免费为低保、特困、孤困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送餐服务。多重客流融合。为解决持续运营问题,在为老年人提供好保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为周边居民、学生及附近写字楼的工作人员提供就餐服务,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增加了营业收入。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服务质量。加强联合监管。联动市场监管等部门,打造“明厨亮灶”阳光厨房,将数字化监管赋能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实现全程可追溯,切实保障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加强规范管理。制定了《潍坊市助老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点)服务管理规范》,压实经营主体责任,通过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加强绩效评价。由所在县(市、区)定期对项目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验收,对达到建设标准要求的给予相应补助,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取消补助资格,限期进行整改。
下步,为加快推进助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服务的便利可及和可持续性,潍坊市民政局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加强服务网络建设。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重要举措之一,纳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部署、统筹推进,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增强服务可持续性。积极探索“多元+”方式,最大限度融合要素资源,着力解决好助老食堂持续运营问题。1.“志愿+”。鼓励身体较好的低龄老年人为行动不便高龄老年人提供志愿助餐服务,存储服务时间,高龄时享受服务,通过持续集聚志愿服务力量,实现互助养老良性循环。2.“慈善+”。通过各级慈善总会,鼓励和引导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人士以慈善捐助的方式,积极参与老年助餐服务。3.“子女+”。鼓励引导有条件的老年人子女主动为老年人“掏一点”,积极参加为老志愿服务,捐赠物资等,有效弥补助老食堂资金缺口。
强化提质增效。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根据各地实际,有序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扩面提质,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鼓励助老食堂实行连锁化管理运营,着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注重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老年人、支持老年助餐服务的良好氛围。
(记者 苗露 徐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