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30日,第十四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在潍坊鲁台会展中心举行。作为本届文展会的重要板块,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全方位展示了潍坊市丝绸、核雕、红木嵌银、剪纸、布艺、泥塑、仿古铜等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自2010年11月设立以来,遵循“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保护目标,形成了个性鲜明并富有成效的保护区建设模式。在项目保护、生态优化、设施建设、制度保障、机制完善、与现代生活融合接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秉持“精”“全”“融”的展览理念,充分彰显保护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建设理念,展现非遗承接传统、连接现代的非遗实践。
展览共分展演区、展览区、展售区三个区域,展览区和展售区交叉融合使用。参与展览、展演及展销的项目均为保护区内省级以上代表性项目,参与展演、展销的传承人均为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展览点面结合、动静互补,运用图片、文字、现场展示等方式,展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的魅力。
展演区每天选取不同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戏剧等优秀非遗项目,如茂腔《东京》、《罗衫记》、《杨八姐游春》选段,东路大鼓《大爱如山》,周姑戏《锦上添花》,吕剧《逼婚记》、《李二嫂改嫁》,杂技青州花毽、狮子舞,武术孙膑拳等,分两个时段,进行2-3场演出。同时,现场还有风筝轧制、核雕、木版年画、红木嵌银、葫芦烙画、砸铜等传统技艺展演。在今年文展会现场,主办方还安排了“行走的年画”时尚走秀表演,模特服装融入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青州农民画和临朐手绘年画的元素设计制作,体现了非遗融人生活、融入旅游的传承理念。
展览区以实物特装展示为主,分为2个板块,在“巧者百工”板块,展示有黑陶、嵌银髹漆、潍坊核雕、葫芦烙画、仿古铜、锔艺、砸铜、年画、潍坊风筝、聂家庄泥塑、布玩具、青州花毽、面塑、安丘泥人、高密菜刀、青州剪刀、昌邑砖雕、青州石雕、柳疃丝绸、刺绣、毛笔制作、红丝砚制作、临朐桑皮纸制作等20余项特色手工艺项目。“妙者百艺”板块展现古琴制作技艺、挫琴等4项丰富悠久的传统音乐、戏剧、体育游艺资源,以实物展示为主,与展演区“动静结合”。
展售区搭建多个售卖展位,用于潍坊市非遗项目的现场制作、技艺展示、产品展销,包括隆盛糕点、恒盛斋点心、崔字小磨香油、诸城绿茶等9项美食项目,聂家庄泥塑、核雕、红木嵌银、潍坊刺绣等10余项现场体验项目。
在展览区,“潍县砸铜”技艺传承人刘银屏正在指导观展市民体验砸铜技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潍县砸铜技艺”于2020年入选潍坊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刘银屏跟随传承人魏伟学习砸铜技艺已经有六年,主攻茶器制作,目前已经掌握了基本器型的制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她将砸铜作品广泛应用到茶道、香道、花道等文化生活中,2020年设计制作的潍坊市博物馆系列文创作品,荣获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铜奖。
“希望通过文展会这个平台,让更多市民了解砸铜技艺,让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刘银屏说。
(记者 于大龙 胡伟)
《山东商报》社主办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57号天鹅大厦 联系电话:0531-88197600 邮编:251000
速豹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subao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18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