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潍坊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供电工作开展情况。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保供和转型,研究制定“抗疫情、保供电、稳经济、为人民”八项落地举措,为全市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全力保障电力供应,确保能源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严肃调度纪律,切实维护电力生产秩序。常态监测外电入潍、新能源出力、全网负荷等数据,加强全市52座地方电厂调度管理,推动各类电源增发稳供,支撑全网电力平衡。加大各类新增电源并网服务力度,做好调度协议签订、并网验收和电网方式安排,确保“早并快并、应并尽并”。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政企联动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优先保障民生用电,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
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助力经济稳中向好
畅通新建防疫场所办电“绿色通道”,做好防疫重点单位可靠供电,提升疫情防控供电保障水平。做强能源大数据中心,深化“电力要情”等大数据应用,开展全市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用电量“日监测、周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严格落实疫情期间上级电费电价惠企政策。大力推广“网上国网”线上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不见面·线上办电”模式,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贴心的用电服务。
全力加大电网投入,发挥投资拉动作用
2022年电网投资16.92亿元以上,全力推动220千伏台岭输变电工程、密州~安丘~云湖22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尽早开工220千伏汉江以及110千伏常松、金宝等6项中心城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尽快投产瑞俊等7项220千伏及以下重点电网项目。加大县域电网投资力度,提升县域供电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全力促进新能源发展,推动能源转型
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服务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全市年底新能源装机突破900万千瓦。聚焦分布式光伏整县开发、海上风电、盐碱滩涂新能源基地建设,推动渔盐500千伏工程纳入国家电力规划,加快19.5万千瓦储能示范项目按期建成并网,提升大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大力推广“新能源云”系统应用,实现新能源业务“一网办理”,提高服务透明度。优化充电服务网络布局,加快上虞河等16个新型重点充电站建设,打造潍坊市“10分钟充电圈”,积极服务百姓绿色出行需求。
全力助企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
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切实为小微企业节约税费。持续开展“四进送服务”大走访,上门了解企业用电需求,发挥“电e金服”平台作用,为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拓展能效服务,积极推广智慧用能、能效管理,开展4万户高压客户走访宣传,推送能效诊断报告,指导企业降低用电成本。
全力畅通供应链,带动产业链发展
持续深化电网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推进绿色数智供应链运营,服务电工装备企业发展。开展“云采购、云签约、云检验、云物流、云结算”,确保采购“不断档”、签约“不断签”、付款“不断线”、供应“不断链”,保障电工装备产业链生产经营。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账款,全面推广投标、履约等保证保险替代保证金,减少企业资金占用。
全力创新服务举措,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积极融入潍坊“无证明城市”建设,全面推行居民“刷脸办电”、企业“一证办电”、电力业务“网上办”,对17项电力业务推行“无证明”办理。落实“投资到红线”政策要求,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提高办电服务效率,精简办电环节,提升供电可靠性,保障企业“用上电、用好电、不停电”。持续深化“电力专员”机制,主动服务385个省市重大重点项目,“一企一策”优化接入方案,保障项目早投产、早落地、早见效。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服务保障民生
聚焦农业生产、乡村产业等领域,打造智慧用能示范项目。加强7000余台机井通电台区运维保障,助力农业稳产增产。全面开展农村配电设施隐患排查治理,加快老旧设备改造进度,保障安全可靠供电。年底前建成56个数字化供电所,推进配网主动式抢修,做强服务“三农”前沿阵地。
(记者 于大龙 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