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潍坊频道>内容详情

潍坊市2022年计划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3.43万个,岗位补贴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2022-01-27 15:15:5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月27日,潍坊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的有关情况。

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潍坊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决定大幅扩大公益性岗位规模,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长期失业人员就业,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推动共同富裕。

2022年全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岗位开发计划为3.43万个,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2.9万个,城镇公益性岗位0.53万个。

城乡公益性岗位的安置重点是就业困难群体,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残疾人、农村大龄人员(45-65周岁)等群体;城镇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城镇大龄失业人员(女性45周岁以上、男性55周岁以上至法定退休年龄)等群体。

根据《山东省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结合潍坊市实际,城镇公益性岗位向治安巡逻员、交通协管员、卫生防疫员、流动人口协管员、环卫保洁员、园林绿化员等岗位倾斜;乡村公益性岗位向公路养护员、安全应急员、生态环保员、交通疏导员、幼儿托管员、课后服务员、养老护理员、扶残助残员、公墓看护员、文物看护员、公共设施维护员等辅助性岗位倾斜,实现岗位“需开发尽开发”、人员“需安置尽安置”。

​城乡公益性岗位统一实行政府补贴,按照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或月最低工资标准,由县(市、区)依据岗位类型、劳动时间等因素确定,按月发放。同一人员的岗位补贴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乡村公益性岗位到期后可视情适当延长,城镇公益性岗位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以初次核定其享受补贴时年龄为准)。乡村公益性岗位应为在岗人员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城镇公益性岗位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新一轮公益性岗位的管理由镇(街道)统一负责,村(社区)参与需求摸排、人员组织、日常管理等工作。同时,允许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助管理,有效解决管理缺位问题。同时,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建立动态管理服务机制,防止“虚报冒领”“吃空饷”等情况。(记者 叶涛 王云鹏)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