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潍坊市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用系统化改革思维破解发展难题,靠创新机制激活内生动力,推动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实现“量质齐升、质效双增”。今年7月,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公布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竞争性评审结果,潍坊市成功入围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跻身全国15个入选城市行列,同时也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
如今,以“中医有潍”为特色标识,潍坊正通过培育优势专科、创新诊疗技术、壮大人才队伍、完善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举措,让千年岐黄之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为全国中医药改革发展贡献可借鉴、可复制的“潍坊样板”。

速豹新闻网苗露 董丽淄博报道:“疼得翻来覆去睡不着,4次治疗后居然能安安稳稳睡整夜!”谈及康复经历,被腰背肌筋膜炎困扰许久的程序员马先生难掩激动。帮他摆脱痛苦的,是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针灸推拿科全新升级的“放血疗法联合药物竹罐”中医外治疗法——这项融合传统智慧与特色配方的技术,正成为顽固性慢性疼痛的“克星”。

今年30多岁的马先生,因长期伏案写代码,被腰背肌筋膜炎缠上多年。肌肉酸胀、僵硬的痛感如影随形,尤其到了夜间,疼痛更是加剧,严重影响睡眠。尝试过按摩、理疗等多种方式,症状却反复无常。经朋友推荐,他找到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针灸推拿科主任杨玉平。“肌筋膜炎被称为‘慢性疼痛钉子户’,传统疗法多是暂时缓解,复发率高达30%-50%,核心问题是‘瘀血阻滞、经络不通’。”杨玉平解释,唯有“祛瘀生新+疏通经络”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源破解。针对马先生的病情,杨玉平为他制定了“放血疗法联合药物竹罐”治疗方案。治疗中,先以特制针具在穴位刺络放血,释放局部瘀血、激活自愈力;再用经清代宫廷48味中药配方煎煮后的竹罐趁热拔罐,让药力借助罐的吸附力直达深层筋膜,实现活血通络、解痉止痛。仅4次治疗后,马先生的疼痛评分就从难以忍受的8分,降至几乎不影响生活的2分。杨玉平介绍,该技术适用于久坐久站引发的腰背肌筋膜炎、肩颈僵硬,以及肩周炎、膝关节炎、颈椎病、偏头痛等顽固性疼痛。但皮肤破损、孕妇、严重心脏病、出血性疾病患者等需谨慎,需经医生评估后再治疗。
如今,这项凝聚中医智慧的特色技术,已让众多像马先生一样的慢性疼痛患者摆脱困扰。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针灸推拿科用传统外治疗法的创新应用,书写着“中医有潍”的健康答卷,让千年岐黄之术在守护群众舒适生活中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