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潍坊频道>内容详情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凝心聚力铸魂育人

2024-04-23 15:22:2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教育部等13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为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提供了遵循。潍坊市自2002年启动“亲子共成长”工程,历经20余年探索,逐步建立起“党政主导、专业引领、课程推动、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的市域一体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运行机制,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强化市域统筹,建构组织体系

突出党政主导,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和教育局牵头,成立30个部门组成的“家校社共育工作委员会”。落实学校主责,所有中小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开设家长课程,建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制度。激发家社主动,成立潍坊市中小学家长联合会,设立1111名社区教育协调员、3066名学校家庭教育总协调员,建设3277个教育惠民一码通、1599个校门口家长驿站,线上线下、城市乡村、校内校外协同育人。

聚焦专业支撑,建强队伍体系

专家团队引领,建立300人的家庭教育专家资源库。专门机构支撑,与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战略合作,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机制创新、课程研发、师资培训、评价诊断等改革探索。专业队伍推动,组建涵盖专家、名师、骨干教师、志愿者4个层面10支20万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团队,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创新实施载体,建好课程体系

大力推进课程化,率先提出“一年四次八课时”的家长课时标准,实施家庭教育“五步教学法”,开发普及、选修、专题、线上4类家长课程,研发家庭教育课程读物《牵手两代》。大力推进标准化,先后制定《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标准》《潍坊市家长课程标准》等14项标准。大力推进数智化,建成一站式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幸福路”APP,上线5000余节课程,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城市乡村、0—18岁”4个全覆盖。

增强协同参与,构建活动体系

开展面对面宣讲活动,开展8届1065场“家庭教育乡村行”巡回报告会,每年组织城市“父母大讲堂”公益讲座200余期,把家长会开到乡村大院和居民社区。开展共成长评选活动,联合妇联、文明办等部门常态化开展“爱家”“书香之家”“践行家风家训好少年”等特色活动,每年参与学生、家长超80万人次。开展协同发力创建活动,联合实施“校家社共育双百”工程,创建百处“镇街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服务中心”和百处“亲子共成长实践基地”。

持续改进迭代,健全评价体系

健全党政督导评价,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纳入市对县教育履职评价重要内容,配套建立督导评价、家长满意度调查、示范引领等系列制度。强化学校诊断评价,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纳入市政府教学成果奖、立德树人标兵、优质课等重大奖项评选范围,建立评价模型。优化对家长和社会激励评价,每年联合文明办、妇联等部门开展“最美家庭”和“潍坊好家长”评选,弘扬新时代“十万人家尽读书”良好风气。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深刻改变了百万家长教育观念,有力推动了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塑造了区域优良育人生态。实现了“轻负优质”,在山东省三次学生课业负担调查中,潍坊学生课业负担最轻;全省22项“双减”监测指标中,潍坊17项全省第一,形成了轻负担、高质量、高满意度的“潍坊样态”。促进了教育综合改革,有力推动校长职级制改革、中考改革、督导改革、评价改革等稳步实施。支撑了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家庭、社会整体上实现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对孩子学习成绩关注度14年内从70.20%降至35.60%,对孩子身心健康关注度从11.28%升至36.96%。促进了社会文明和谐。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的优良教育生态影响下,教育越办越好,家庭、社会也在发生许多积极的变化,学习的氛围更浓厚了、文明程度更高了、社会关系更加和谐了。

(记者 苗露 张世博)

速豹新闻网编辑:苗露
分享到: